关注:斑马线前的“点滴文明”
信息来源:湖州交警  ‖   发稿作者:湖州交警  ‖   发布时间:2015-06-23        


记者 寿中良 罗子康

【口播】2月1日起,中心城区苕溪西路与大线场路口安装的首个斑马线前未礼让行人自动抓拍系统正式启用。抓拍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车辆的违法过程,自动采集、记录多幅高清图片并将信息全部收入进系统中,一旦斑马线前未礼让行人的行为被抓拍,依据相关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驾驶员将面临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那么,在斑马线前如何正确行车?几天过去了,这条新交规大家是否都能遵守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正文】人行横道俗称斑马线,主要功能供行人穿越马路之用。这里是湖城苕溪路和大现场路的交叉口,作为市中心主要的通行车道,这里的人行横道也尤为热闹。从2月1日起,交警部门在这里安装了斑马线前未礼让行人的自动抓拍系统,并告知广大市民,但从记者在现场的调查来看,很多市民还是不以为然。虽然不少营运车辆都已经有了礼让行人的意识,但作为交通参与主体的私家车却很少有人做到,根据记者在现场的统计,平均10分钟内就有50辆车通过该路口,而遇到行人停车礼让的车辆不到10辆。

【同期】1.市民

让的人也有,就是人过去了,然后车子停下来也有的,但是大多的话都是不会停。

那么年前这个斑马线的人流量比较大的

比较多的,因为毕竟这边是市中心,人是比较多的

就是大部分都不会停下来

对对

像那些公交车,还有那些打的车会停,但是私家车的话只有个别会停,基本上不会停的。

2.市民

作为我们一个大国,比如说,现在,大家应该要提高素质,包括开车的人,包括行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从理论上,交通规则交通应该来说不应该堵塞的,红灯停,绿灯行,应该说不应该堵塞的,我们都是人为造成的,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的。

【正文】随后记者又来到了没有监控抓拍的全民健身中心门口的斑马线,这里的情况相比之前要更加严重。主车道的车辆通行速度很快,行人在这里都是避之不及,甚至有些营运车辆在这里也没有做到礼让行人。

【同期】1.市民:

不会的,很少有人让的

新法规车子要让人的,你现在这两天觉得呢?

你在这里看看好了,

也没有觉得?

没什么感觉

2.市民

这也要看地方,湖州几乎不会吧。那这肯定是对行人的一个保护,这个值得提倡。车子一般在绿灯行驶的时候肯定不会让行人的。

【正文】根据交警部门统计,从2月1日正式实施抓拍起,每天抓拍违法行为的数量都在上升,仅2月1日和2日两天,苕溪路和大现场路路口的人行横道自动抓拍系统,共捕捉到违法行为500起以上,也就意味着每天有至少250辆车没有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

【同期】湖州市交警支队交警指挥中心主任 万益忠

从整个我们市中心城区这个通行情况来看,我们驾驶员这个礼让行人这个意识,还是不够的,因为前期我们斑马线人行横道上的发生的事故量也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的,所以说,我们也想通过抓拍这个手段,来提高我们驾驶员这个礼让意识,也是为了确保我们行人的人身安全。

【口播】记者在现场调查发现,虽然从去年年底开始,交警部门就开始对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行为加大了宣传,并制定了3个月的试用期,但从2月1日真正实施后的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不少司机对于斑马线礼让的行为不予理睬,甚至有些司机就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规定,那么这样自动抓拍系统是怎样抓拍到违法行为的?斑马线前未礼让行人的处罚又分哪几种情况呢?

【正文】记者查阅了相关法规,人行横道前礼让行人的规定早在2004年交法中就有相关表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机动车行径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该条款中已经明确表述机动车在行径人行横道时,必须礼让行人,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有限,对该类违法行为只能采取现场执法的方式,所以后期收到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随着科技的日益更新,目前的自动抓拍系统可以做到对这一违法行为进行全天候监控。

【同期】湖州市交警支队交警指挥中心主任 万益忠

对行人进入这个人行横道之后,我们感应器接收到信号之后,那么进行整个违法行为的抓拍,如果这时候有机动车违规驶入斑马线就是人行横道线的话,那么设备会自动将这个违法行为抓拍下来,抓拍下来之后,会传递到我们这个系统,我们工作人员由人工进行二次的审核,确认这个违法行为,是合法准确的,我们再把这个数据录入违法库,进入违法库之后,我们的系统也是会自动生成违法的短消息通知到车主,由他前来接受处理。可能前期的话,这个违法抓拍的时候可能有一部分驾驶员有疑义或者是不理解,那么这种情况下,可以到我们的警务广场,或者我们的法制科,进行复议或者都可以。

【正文】随着电子警察等科技手段的运用,城市交通的执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除前期投入的违停抓拍系统以外,人行横道未礼让行人的自动抓拍系统又是交警部门今年新增的一项执法重点,与违停抓拍系统和公交专用车道抓拍系统并称为三大不文明监控网络,那么,人行横道前的未礼让行人该怎么定义呢?

【同期】湖州市交警支队交警指挥中心主任 万益忠

像这种类似的,如果行人在这个区域的时候,这辆车他是必须让行的,因为你这样不让行的话,就会发生危险,这是其中一种行为,那么,第二种行为,就是我们行人进入区域,人行横道区域之后,他所相邻的就是行人所行进方向所相邻的这条车道上的机动车也必须让行,这是第二种情况。那么第三种情况,就是类似我们这张图片上的抓拍到的这个,这个道路中间有隔离带的,行人已经站在人行横道与隔离带交界的边缘的时候,那么,紧挨着这个中间隔离带的这个车辆,机动车需要让行,这是三种行为。

【正文】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也连年出现上升的态势,特别是一些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与不遵守交规之间脱不了干系,根据交警部门统计,从2010年开始,右转弯为让直行、人行横道前未礼让等行为印发的死亡事故逐年开始增加,仅去年一年,主城区共发生45起交通死亡事故,其中有4起是因为斑马线前未礼让行人所致,最终的后果都是涉事的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一起今年1月份刚发生的斑马线前未礼让行人的交通事故,事发当时机动车左转,遇斑马线前并未减速,对于行人穿越斑马线的行为视而不见,最终酿成了这一出惨剧,造成行人重伤,机动车驾驶员承担了全部责任。

【同期】湖州市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副大队长 刘敏

造成死亡的一方面事故责任是全部责任,另外一方面根据省高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案件的有关解释规定,一律不适用缓刑,采取实刑,如果行人没有其他违法行为,在人行横道上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方承担全部责任。

【正文】未礼让行人自动抓拍系统将在全市范围普及。

【同期】湖州市交警支队警察公共关系科科长 张新华

通过一种反向的就是说倒逼的机制来促使我们的市民,我们的机动车守法意识的提高。

【正文】处罚面前,私家车主难以接受。

【同期】车主

罚款倒可以罚,记3分因为总共才12分不够扣啊。

【正文】礼让行人是对弱势的一种保护,更是对他人的尊重。

【同期】湖州师院教授 李学功

制度文明在他这样的一种是实施的过程中,他必然会体现到应该会牵涉到对百姓生活的这种影响。

关注:斑马线前的“点滴文明”正在播出

【口播】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司机个人的一个文明行为,但其实它的深层次意义关系到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素质,那么这样的交规实施后,广大的车主又是如何看待?自动抓拍系统接下来是否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正文】根据交警部门目前的计划安排,从2月1日开始,主城区实施公交专用车道和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两项新规定,目前斑马线未礼让行人的自动抓拍系统只在苕溪路和大现场路一处安装,随后将在主城区主要路段进行推广。

【同期】湖州市交警支队警察公共关系科科长 张新华

那么从我们安全形势来看,迫切需要提高,就比如说我们刚刚实行的公交车的车辆让行,那包括我们的斑马线前机动车要让行行人这几块,那么前期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普遍遵守的情况是从一个比较低的起点开始逐步逐步有所改善,那么也就是说,通过我们那个通过机器的监控的抓拍,确实对我们机动车这一块的文明礼让意识,通行规则意识确实大大提高,我们的这个意识,所以说确实下一步我们可能就是通过机器的管理,通过我们民警的现场管理,使我们,也可以说是,通过一种反向的就是说倒逼的机制来促使我们的市民,我们的机动车守法意识的提高。

【正文】而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七十五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未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将处100元罚款和记3分的处罚。对于这样的处罚标准很多私家车主表示难以接受。

【同期】车主1:

如果不礼让行人将处100元罚款记3分,这个处罚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有点夸张了,记3分罚100稍微有点过了吧?罚款倒可以罚,记3分因为总共才12分不够扣啊。

车主2:

这个规定礼让行人,如果我们开车时绿灯,行人闯人行横道是红灯,这种怎么说?礼让是要礼让的,但是他们也有责任的,这种闯红灯的话没办法的,素质在那里。

车主3:

如果行人在违反交通规则的话我觉得也不是很好。我觉得是这样的,杭州现在也在实施,它更多的应该处于人们这种道德素质的,而不是法律上的处罚。

【正文】拿机动车与行人相比,机动车明显处于强势,行人是弱势,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最多是车损但行人轻则受伤,重则丧命,双方的损失明显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如果机动车不礼让,那么行人的安全则完全没有保障。即使不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人在人行横道上与行人争道抢行,给行人造成的心理恐慌与惊吓又是无法估算的。所以人行横道前文明礼让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

【同期】湖州师院教授 李学功

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的一种文明,特别是我们今天讲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实际上,它这个东西不是空的,我们觉得这个文明中的重要属性就是它的制度文明,而制度文明在他这样的一种是实施的过程中,他必然会体现到应该会牵涉到对百姓生活的这种影响,要提倡这样一种观念和意识的话,我相信逐渐大家会接受他,而且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习惯,而这个社会习惯有的时候可能需要一些强制的规定性的制度来确保他,因为这是我们文明礼让的一个法律的保障一个底线,可能有的时候是需要的,所以暂时这把双刃剑拿出来他的目的,结果应该说对于我们的出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出行保障,所以也希望大家过程中能够逐渐的去适应他,去适应制度的规定性,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微评:行车在路上 文明在心中

我们今天正在走向汽车时代,汽车时代的一个标志是有大量的汽车,但决不等于马路上汽车多就可以称为汽车时代。汽车时代不是汽车的时代,而是“人”的时代,是包括了文化、生活、管理等各方面在内的整体时代体系。一个真正成熟的汽车时代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汽车对行人所表现出的尊重。而要是连斑马线也形同虚设,甚至斑马线成了“夺命线”,那么汽车多了,也难称汽车时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与机动车相比,行人明显处于弱势,因此更需要在通行权利的分配上得到保护,赋予行人在斑马线上的绝对优先权,让这个理念深入人心,除了道义的千呼万唤,除了需要司机有社会责任感,也更需要法律保障。感谢收看本期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