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开车 你能做到吗
信息来源:湖州交警  ‖   发稿作者:湖州交警  ‖   发布时间:2015-06-23        

 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视角。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在这里,你也可以说出自己不一样的看法。

读湖州晚报,说湖州事体。让我们在这里弹吐胸中块垒,激撞思想火花。

湖州晚报《新闻评弹》期待你的参与。

认识一个朋友,平时温文尔雅,是所有人眼里的“好好先生”。

偶然一次坐他的车,结果,他一路骂骂咧咧。

当然是因为别人加塞或者不按规定车道行驶。

他解释说,上了车,看到那些不好好开车的,就特别来气。

这就好像是排队被人插队了,如果没有人去制止,其他的人往往是边鄙视,边想着,下次我也插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你能遵守吗?

姚云峰

文明开车,没必要开那么快嘛,激情时速,不是什么都要逞能哦,珍惜自己,珍惜他人,以后坚决不超速,不吹牛。

生命只有一次,不差这一时,平平安安是你对家人最大的责任。

网友“带上好心情我们出发”

路上越堵,我们越要克制“路怒症”。不然每天开车都是路况、心情“双堵车”,自己遭殃。从自己做起,文明行车,不胡乱变线,不强行超车,不路口加塞……带上好心情,我们出发。

网友“理财的情圣”

道理么,大家都知道,好好开车至少一半人做不到。边开车,边打电话的人不要太多。开车有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开车。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低碳环保。

网友“董先生”

面对不文明开车的行为,尤其是加塞,很多次都有一头撞上去的冲动。虽然这肯定是对方全责,但是搭上时间,还要去修车……想想都麻烦,也就忍了。

网友“OUKEN”

我的观点是,中国违法成本太低,有法不依,居然成为常态,老老实实开车倒成了异数。戾气越来越重,也是目前这个社会值得注意的问题。

王彦萧

这则新闻让我想起“六尺巷”的典故。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人与人和谐相处,没有捷径,贵在换位思考,相互体谅,以礼相待。退一步海阔天空。

本期嘉宾沈国庆

湖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大队副大队长

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实质是双方缺乏文明驾驶观念的结果。

不文明驾驶行为,一来容易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二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在湖州,虽然还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恶性事件,但是像这个女司机一样存在随意变道、强行超车等恶习的车主却不在少数。

工作这么多年,我面对了无数起交通事故。这其中,因为一方的不文明驾驶习惯,导致另一方事故的案例也有不少。

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那些不文明驾驶的人,十有八九会选择嘴上抱怨几句,不再理会。但也有人会气不过,追上去骂几句。

从我个人和工作的角度,不建议大家这样开“斗气车”,损人不利己。

所以下次遇上了这样的事,一定记得保留好相关证据(建议各位车友装个行车记录仪),只要事实确凿,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伤害,警方会对其追责。

一次的不文明,也许侥幸没事,但生命是你自己的,你不尊重它,它必将抛弃你。

我至今弄不清社区是不是就是以前传说中的居委会?以前的楼房没那么高,居委会给人的感觉就是闲人马大姐那样的。现在住在高大整齐的钢筋水泥森林里,早已不知冷冷清清的社区是干嘛的。除了办户口之类的问题,我没什么事需要找社区。

——朱志荣

读者朱志荣,你因参与晚报评弹上期话题的讨论,获得50元幸运奖。

请你在一个月内,拿本人身份证,到湖州日报报业大楼5楼湖州晚报总编室领取。

“花道”

有约

为了感谢大家的参与,本期开始,参与5月话题讨论并被选中刊登者,除一名现金奖,其余可获得鲜花一束,请于一周内前往阳光城西大门南“花道”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