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记者 凌炜滨
前不久,成都女司机疑因多次突然变道遭暴打,北京两车因刮擦上演全武行,云南一奔驰车疑似因开斗气车冲撞老人……市三院心身科专家分析,这些事情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因素——“路怒症”。开车时情绪不稳定、说脏话、故意危险驾驶行为、发出威胁等,都称之为“路怒症”。
开车动不动发火很多人患上“路怒症”
随着城市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驾车者、行人因为交通拥堵引发的情绪冲突越来越多。
调查结果显示,因堵车和路况不佳导致动怒的有48.1%;因看到别人违章,影响到自己行车动怒的39.8%;因周边车辆加塞或超车动怒的29.7%;还有别人违章,即使没有影响到自己也动怒的26.6%;因新手开车不懂规则动怒的有22.9%。
“其实有时候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火。”一位年轻司机小张说,家住在市中心,单位在开发区,正常情况下,开车最多15分钟,但是一到上下班高峰期,经常碰到堵车、加塞,总想骂人,所以买车两年多来,他的脾气也是见涨,经常走进单位门和家门都是怒气冲冲的。“‘路怒症’是汽车时代一个世界通病。 ”市三院心身科十八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蔡敏说,“路怒症”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心理学,在国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出现,国内是这几年才开始出现的。“路怒”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发作者会袭击他人汽车,有时无辜的同车乘客也会遭殃。医学界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指多重怒火爆发出来,猛烈程度让人大感意外。
蔡敏曾经也听说过这样的事例。被打者是一位朋友的家属,是位女出租车驾驶员,刚开始是女司机在变道时加塞了下,没想到后面那位男司机气不过,连追了好几公里,把她给堵了下来,还把她从驾驶室揪出来,连扇了好几个耳光。这事最后通过双方协调解决,男司机冷静下来后给女出租车驾驶员道了歉,又赔付了一定数额的损伤才作罢。这给双方都带来心身伤害。
保持心态平和是良药
在网上,很多人认为,“路怒症”是病,得好好治治。研究表明,相当多的司机都有“路怒症”,但并非每个人都明白这是一种病态。
蔡敏说,心身科尽管没有遇到过来问诊的“路怒症”司机,但根据“路怒症”产生的原因来判断,治疗“路怒症”的良药是提高开车者的个人素养,保持心态平和。
首先,提高开车素养是治疗“路怒症”的关键。现代人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文化程度高并不代表个人素养高,二者不一定成正比。如果每个人都在行车过程中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养成健康的开车习惯,“路怒症”将大大减少。当然,好的开车技术也是开车素养的重要一环,开车技术差会紧张,更容易患上“路怒症”。蔡敏自己也是位驾驶员,也经常会碰到被加塞等情况,“每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就告诉自己让他们先走吧,慢一些没关系,安全第一,反正也不差那么几分钟,多想想心里就好过多了。 ”
其次,让自己心情放松,可以有效缓解“路怒症”。现代人由于都市环境、工作压力和交通拥堵等原因,心理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很多人都属于轻度焦虑,当遇到某个节点时,言行随时可能出现过激行为。闲时听听轻音乐,静下心来读会书,适当休息,开车时嚼个口香糖,遇到堵车时开下车窗呼吸下新鲜空气,这些都可以缓解焦虑情绪。平时多修身养性,对开车者缓解焦虑情绪很有帮助。
最后,合理的出行计划可避免“路怒症”。越来越碎片化的时间让都市人无从思考,很多人在出门前没有出行计划,陷入“堵市”之中。制定合理的出行规划,开车顺畅,可避免“路怒症”发生。“最后还要提醒的是,天气越来越热,人本身就容易暴躁易怒,服用抗焦虑、抑郁药及安眠药的病人尽量不要开车。 ”蔡敏说,每次这些病人来复诊,专业医生都会给出这样的建议,因为这部分患者开车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情绪不稳的人很可能成为“马路愤怒者”。
3035510-69948-644-媒体报道